要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主仆关系,树牢公仆意识,保持公仆本色,用心用情为民造福。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范喜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文明办创建处处长李卫东主持会议。

6月1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9月16日,省级实地测评专家组检查指导保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测评工作反馈会召开。会议强调,要抓紧整改、严格督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谁负责的原则,用好三色督办机制,提高工作标准,强化工作作风,聚焦存在问题,坚持举一反三,推动整改工作由点及面,全域整改;要下足绣花功夫,实现精细化和常态化的管理,坚持抓细抓常,坚决反对形式主义、突击思想,让常态化创建成为习惯;要坚定信心决心,用扎实的工作、积极的行动带头把创建成功的信心和决心传递出去,激励干部群众振奋精神、苦干实干,坚定不移确保创建成功。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钱秀英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钱秀英。省文明办创建处处长李卫东主持会议。

9月16日,省级实地测评专家组检查指导保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测评工作反馈会召开。会议强调,要抓紧整改、严格督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谁负责的原则,用好三色督办机制,提高工作标准,强化工作作风,聚焦存在问题,坚持举一反三,推动整改工作由点及面,全域整改;要下足绣花功夫,实现精细化和常态化的管理,坚持抓细抓常,坚决反对形式主义、突击思想,让常态化创建成为习惯;要坚定信心决心,用扎实的工作、积极的行动带头把创建成功的信心和决心传递出去,激励干部群众振奋精神、苦干实干,坚定不移确保创建成功。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6097元、5018元增加到39234元、14917元,年均分别增长9.3%和11.5%。

猴桥甘拜地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猴桥至密支那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全面开展,保腾芒机场空地保障一体化有序推进,腾冲连接南亚和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作用更加突显。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琥珀之都,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连续四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城乡发展绘就幸福城腾冲始终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机场二期改扩建全面完成,腾冲机场迈入百万人次吞吐量机场行列。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腾冲视察,为腾冲发展把舵领航、指引方向,寄语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的殷殷嘱托,让69万腾冲人民倍感鼓舞、倍增力量。文旅产业活力充沛,为腾冲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6月1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龙江大桥航拍民族团结一家亲腾冲江东银杏村腾冲国际马拉松腾药中成药生产车间腾冲猴桥口岸腾冲火山十年发展沧桑巨变,十年奋斗历程极不平凡。巩固传统支柱产业,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40万吨以上,油菜种植面积多年稳居全省第二。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由131.5亿元增加到326.8亿元、年均增长9.5%,贷款余额由86亿元增加到352.1亿元、年均增长15.1%。随着第四轮禁毒人民战争圆满收官,食药品安全监管持续强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转入常态化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等工作扎实有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深入开展,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被评为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

回望十年征程,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腾冲,那就是变和燃。而和顺古镇、银杏小镇获云南省特色小镇荣誉,2个村(社区)入选云南省美丽村庄,中国传统村落总数86个、居全省第一,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大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十年来累计新增市场主体32214户,增138%。到位市外国内资金2151.51亿元、利用外资2.4亿美元。

建成光缆总长度9.35万皮长公里,互联网普及率达88%,220个行政村4G覆盖率达100%,建成4G/5G基站数3995个,数字经济有效赋能产业升级。累计签约项目169个,引进亿元级以上项目94个。

6月1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大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在抗疫一线、项目一线锤炼干部,干部作风全面转变、机关效能全面提升,清醒清楚清白成为了腾冲干部的鲜明标签,实干、奋斗成为了腾冲干部的常态。改革开放打开幸福门重点改革全面推进

站在新的起点上,龙陵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推动发展的总遵循、总纲领、总指引,奋力开创龙陵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自然资源保护持续强化,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41.4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98.71万亩、城镇开发边界2.66万亩,实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46个,实施各类土地整治项目11个,整治土地15万亩,完成矿山转型升级7座,建成绿色矿山2座,自然资源保护管理全面加强。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明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农业农村、医疗卫生等各领域、各环节改革深入推进,党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最多跑一次率达100%,9项改革事项被列为国家和省改革示范试点;腊勐、象达撤乡设镇工作顺利完成,实现由乡到镇的转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举全县之力尽锐出战、决战脱贫,全县1.57万户6.4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37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告别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历史,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彻底消除,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全部达标,历史性地摘掉了贫困帽子。现代农业扩面增效,全力打造中国石斛之乡,龙陵紫皮石斛荣登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百强榜,全县紫皮石斛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已成为全国紫皮石斛生产第一县,被列为2022年度云南省一县一业中药材特色县。今年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63.95亿元、增长6.5%,增速全市第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1亿元、增长21.1%,增速全市第一;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亿元、增长11.8%,增速全市第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十年,也是龙陵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十年。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镇安镇北等乡村振兴示范点有序实施,木城乡5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加快推进。

龙陵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将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民生保障。平安龙陵建设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成效明显,扫黑除恶从专项斗争转向常态化开展,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得到严厉打击,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8年排名全省前10位。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县中医医院顺利搬迁,县人民医院迁建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全部达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5%、98.6%,参保率逐年提高;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建成敬老院8所、居家养老服务站32个;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兜底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城市建设实现提档升级,高质量编制《龙陵县概念性空间发展规划》等规划,以棚户区改造、美丽县城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东坡森林公园、龙山湖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项目建成使用,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县城建成区面积达6.3平方公里,较2012年扩大了1.6平方公里,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云南省文明城市、云南省美丽县城、省级园林县城,一核托双心、龙脊携四脉、玉带缀多点的城市空间格局基本形成。这十年,是龙陵生态保护卓有成效的十年。基层党建全面提质,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智慧党建建设,统筹抓好县乡村换届选举工作,稳步推进大岗位制,精心打造基层党建特色品牌,累计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91个,新增基层党组织101个,基层党建神经末梢不断建强。2021年,全县市场主体总量达19043户,是2012年的5.78倍;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32.53亿元,是2012年的2.57倍;民营经济增加值达75.9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54.6%,比2012年提高5.8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30.8:40:29.2调整优化为2021年的28.6:42:29.4,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以褚橙、茶叶、核桃、肉牛、龙陵黄山羊等为代表的种养殖业快速发展壮大,2021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4.34亿元,是2012年的1.6倍。

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防线和网络安全屏障更加牢固。2021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193万美元,是2012年的2.5倍。

这十年,是龙陵民生福祉今非昔比的十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新建校舍45.46万平方米,新建幼儿园93所,县一中综合楼、县二中教学楼、县职业中学电商玉雕实训楼等建成使用,县域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2021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0.6%、97.2%、90.1%,2022年,高考一本上线271人,上线率达19.03%,比2012年提高14.17个百分点。

污染防治攻坚有力有效,坚决扛起筑牢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扎实抓好各级环保巡视巡察督察检查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有序开展两高项目整治,严控工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2%;压紧压实河(湖)长责任,全面开展截污治污,系统整治农业面源污染等突出问题,地表水国控、县控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这十年,是龙陵改革活力竞相迸发的十年。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充分保障。

十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龙陵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苦干实干,龙陵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历史性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边疆各族群众的绝对贫困问题,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达39户,比2012年增加26户;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7.91亿元,是2012年的1.8倍。

政治建设全面加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民族团结示范创建成效明显,突出边境、民族、抗战、侨乡等特色,全力推进十百千万工程、沿边三年行动计划等工作,木城彝族傈僳族乡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郭玉琴同志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龙陵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成效明显,县乡医疗一体化建设融合推进,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